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懈怠了很多。往前翻了翻,上一次正儿八经地写点儿心得体会什么的,竟然是半年前的事儿了。
然后昨儿很顺利地发生了车祸,导致右手手腕不甚灵活。现在每每活动都觉得疼,仔细看看还真有点肿,便免不得伤春悲秋一番。
最近几个月,为人生之路也是伤透了脑筋。发现冬天的时候人容易抑郁,容易伤怀,容易瞎鸡儿乱想。
只是后来想想,为什么明明现在的生活相比十多年前好了很多,却越来越不开心了呢。
<一>
还在大学里的时候,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学校的宿舍住了四年,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大一大二住的是新的四人间,到大三大四便住的六人间。
大学的男生寝室么,标志性的气味就是男人的气味。
这种气味,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可能还好点儿,不是那么明显。至于这个不是很明显的原因,个人猜测和那个时间段的男生们还普遍处于青春期有关系,他们还没有那么熟,熟到可以散发成熟男人的气息。
直到大三大四,男生们渐渐长大成熟,成为成熟的男人了,这气味便愈发地明显起来。尤其是冬天,那种气味真的不是一般得酸爽。
那个时候在宿舍里,生存空间是一张一米二的单人床,一张一米宽的电脑桌。如果睡在下铺的话,那可能还要幸运点儿,因为还有床底下可以放放东西。
我记得那时的330寝室,大三大四住的,进门的左手边一六个储物格,右手边是洗手间。再往里面走,左手边的第一张电脑桌是我的,右手边的第一个下铺也是我的。
是的,住在下铺的我,像极了被上帝眷顾的幸运儿,把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塞在床底下。
一个月五六百的生活费,在学校的网络中心兼职网管,每个月还有一两百的补贴。两个加起来,日常生活绰绰有余了。
当然你要想买啥贵重玩意儿就甭想了,买买杂志可还行。好在那时候我也不用像班里的某些同学那样还要出去养在别校的媳妇儿,自然日子过了很多,起码不用借钱度日。
对的,养在别校的媳妇儿,说的就是伟大的叶华同学。说起来这货大二坑得我不浅,害得我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水平都处在吃不饱的阶段。
<二>
07年毕业后,兜里揣着一千块钱,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妙憧憬,就义无反顾地去了宁波。
谁知道刚到宁波,连工作都不知道在何处的我,刚下大巴车就受到了宁波人民的热情欢迎。一位大妈热情地迎接我,并用小电驴把我带到了一个小宾馆。
那个小宾馆,50块一个晚上,我住了几天。就一个小房间,一张床占据了绝大面积。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蚊香得自己去前台领,洗衣机是公共的。
只不过条件倒不见得那么艰苦,因为那会儿的夜晚,倒也不是很冷。
后来搬走了,搬到了一个小型的人才公寓。说起来是人才公寓,但——只是一个很大的套间,有五房还是六房记不清了。老太太住一间,其它几间全都租了出去。
每间都有空调,然后里面是六个床位,上下铺的那种,像极了学校里的宿舍。说是有空调,但老太太只允许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之间开,因为峰谷电的关系,这个时间段的比较便宜。
住进去的时候要查毕业证的,所以住进去的都是有身份的人物。简单来说,就是肯定都是刚毕业在找工作的人。老太太规定说,找到工作必须搬出去。
于是住在那个套间里的人,每天都是来来去去的,很是忙碌。早上匆匆出门,晚上回来总结面试心得,彼此间还互通有无,说,嘿那个XXX公司我去过了,不好,你们不要去了。
然后总是做着迎来送往的生意,每天都有人找到工作了离开,每天也总有人又拎着包住进来,像极了刚毕业时的宿舍。
那个公寓住着蛮便宜的,一周一百块好像是,还是一位老朋友帮我寻得的。
要不是有那么多限制,那么多床位啥的,现在想想,倒是有点儿像《爱情公寓》里的套间,只不过住的,都是短暂的过客。
<三>
那个公寓,我住了两周,后来也便搬走了。
搬走的原因,自然是找到了工作。
后来搬去的那个房子,是在百丈东路上的丹凤新村。
这是一座很老的小区了,记得小区是上世纪建好的。
我租到的房子,是两居室中的一间。
这个套间,一共55平,在二楼。进门是客厅,客厅的形状不是很规整,总体看起来像是梯形,也不大。右手边是厨房,接着是卫生间。正对着门的是两间卧室,左边是次卧,右边是主卧。
次卧的门口靠墙的,有一张桌子,然后紧挨着客厅唯一的窗户。
这主卧和次卧,像极了大房和二房。
主卧是没有阳台的,但是大很多,有木地板,有沙发,有窗帘,窗户是铝合金门窗,是双人床,有空调。
次卧是有阳台的,但地板全是瓷砖,通往阳台的门是铁门,窗户也是铁窗,矮小的单人床靠墙放着,旁边是一张枣红色的书桌,没有空调,倒是有几张椅子。
因为没有空调,又是向北,所以次卧的条件得天独厚,冬冷夏热。
冬天靠着小太阳和厚被子取暖。其实小太阳往往也没啥用,因为铁门的封足够我把小拇指塞出去,加上瓷砖,站在屋中就会感觉有冷风从脚面上呼呼吹过去。
夏天自然是靠凉席和风扇度日。
屋里还有啥?除了自己买的一张电脑桌和电脑,别的没啥了。
一贫如洗。
就这样,开始的几个月房租,还是隔壁的大哥帮我垫付的,生活费也得靠老朋友接济。
那些陈年的债,直到毕业的第二年,才还清,开始慢慢有了积蓄。
积蓄上五位数,要到毕业后第三年了。
<四>
我还记得上面的那间屋子,一个月房租五百五。
为了节约房租,09年,两年后,我搬到了公司租的宿舍中。
说是说公司租的宿舍,其实也是普通的民居。这次又是一间老房子,三室一厅,然后我住次卧中比较大的那一间。
卧室是老旧的装饰。斑驳的木地板,黄色的墙面,发黄的灯,和破落的吊顶。
进门的右手边是衣柜,然后是一张双人床,再就是一排连在一起的柜子。大概就是2000年左右的中国家庭中,那种常见的装饰。
嗯……柜子倒是比较多,放东西比较方便。
唯一牛逼的地方在于卫生间是有浴池的,只要有心情还可以泡泡澡。
但——没有天然气,用的是煤气罐,热水器还是电池的。所以有那么好几次,没有煤气或电池没电啥的,苦逼地在卫生间里一边哆嗦一边等热水壶烧热水洗澡。
倒是有空调,但是空调似乎已经很多很多年了,没有啥效果,并且——每次一开,外面的室外机的声音,都会跟拖拉机一样,突突突突突,吵得人不得安宁。
厨房里满是厚厚的灰尘,像是许多年没有人用了。煤气罐都是空的,所以也便断了做饭的念想。
这段时间也是我一生中厨艺的滑铁卢。
那会儿的工资,比之前稍微涨了点,房租不用自己出,所以生活也便富余了一点。
所以学会了给自己购置家电。
那会儿给自己购置的第一个家电,是一台饮水机。
<五>
后来因为工作的变动,11年,我又搬家了。从破落的丁家二村,搬去了同样破落的东柳新村。
在东柳新村住得其实和之前的也差不多,不管是收入还是住的环境。
但是生活水平还是有了质一般的提升,因为公司给配了崭新的空调和洗衣机,自此告别了大冬天痛苦地洗床单和被套。
然后还为自己购置了桌面上使用的50L小冰箱,于是饭菜和冷饮问题妥善解决。
只可惜我始终没有下定决心换掉那严重影响我睡眠质量的弹簧折叠床。
<六>
12年,我又搬家了,搬去书香景苑。
在书香景苑,我的生活水平又一次得到了提升:这次终于不再是有一二十年历史的老民居了。
虽然房间不大,家电也没有更多,但真的,是看起来比较正常的木地板和瓷砖,墙也是干净的而不是那种泛黄或发霉的墙壁,窗户也是正常的铝合金窗户而不再是铁窗。
而且窗户还是落地窗!
虽然收入水平只有略微上扬,但我还是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奢侈消费,攒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安卓手机。
这部安卓手机就是魅族MX。自此,终于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车。
<七>
13年,我离开了蛰居六年的宁波,去了北京。
刚到北京的时候,住的是一间三居室的次卧。三居室的客厅被划成了两个隔断租了出去,这也是我第一次住隔断。
这生存水平,可不就是这么起起落落么。
那间次卧,没有空调,没有阳台,进去只有一张床,周围是半米到1米的走道。一间屋子,住了八九个人,共用一间卫生间,一个冰箱,一个厨房。
北京的夏天挺热的,冬天也是很冷的。
但就算是这样的房间,也是要花一千多一个月的租金的,还是一位朋友帮我跑了两周多才找到的。
一年后,因为房东不肯出租了,我便又搬家了,搬到了对面楼二楼的一间隔断中。
在那随后的两年,我自己住的隔断。有空调,有书桌,有沙发。
但,隔断是玻璃幕墙,贴上墙纸。感觉自己是住在鱼缸中一样。
好在空间比较大,所以还算自如。
但也正是因为空间比较大,所以房租每年都会涨那么一两百,直到我从北京离开,那时的房租已经要一千七百五一个月,就这样的一个隔断。
<八>
16年从北京离开,到了上海。在上海正儿八经租了一个两居室,因为我从北京走的时候就暗暗发誓,再也不住隔断了。
正儿八经的两居室,有客厅,有阳台,有厨房,有卫生间,有冰箱。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十年后,终于过上了看着还算正常的日子。
可是三四年了,却觉得越来越焦虑,就好像你以前期盼的东西都有了之后,却在得到和失去之间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
<九>
我写了那么多无聊的文字,就是为了告诉你,其实回头看了看这十年,最开心的竟然还是刚毕业那几年。
最近很喜欢一首歌,《好几年》,总是在反复地听。
可是,虽然没有钱,那几年的心态,也是再也寻不回的了。
我会想,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焦虑感会越来越多。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种焦虑感的变重,是因为你发现,你越来越没有时间和空间去逃避那么多现实的问题。
相关文章:《我的窝~可挪得不简单》
一直都在;生活就是修行。
毕业开始到现在….社会的毒打就没停过。
焦虑如果可以当饭吃,那我有一个粮仓。
看完了
十年沉浮,一朝过客
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了,家里也没催过婚吗?
所以工作后都需要搬家N次才可能会有自己的窝
每隔一段时间来看一次你的博客, 因为你是一个普通,一个有趣的人……
没上过QQ了,也很少看到你的消息了。晚上突然想到你。看到这些。人生蹉跎,心安即归处。
没法逃避就去面对吧找个女人你就不会想太多了
身为一个技术大牛 应该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才对
突然想起,连续两年给博主发了红包(虽然没收),今年本来记着的,结果,这疫情,都买口罩什么的去了, 搞忘了。
18年离开了待了7年的北京,一直在各种村里辗转…… 回来之后跟鱼大一样也是越来越多的焦虑感,估计真的是年纪大了 哈哈
鱼,离开北京已经4年了,好快呀。仿佛是去年的事。今年我也离开了北京,回了家
你家是哪儿?你家是哪儿?
感谢鱼,第一个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