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以前在《特别关注》上的一篇文章,昨天在网上看到了。觉得写得有点意思,程序员们看看咱们是不是这样了中国男人。
“我曾经交过一个美国男友,他特别会用玫瑰哄我开心,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我又交往了一个中国男友,他虽然不太浪漫,不会哄人,可是,他却总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我身边。他跟我说话的时候一直很温柔,但每次看到他,我总会联想起家乡那连绵不断、高耸入云的大山……”
这是一位爱尔兰女孩的自述,在她和其他欧美女孩看来,中国男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温柔———一种有力度、有责任感的温柔。
中国男人的温柔最有味道,也最有力度,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事实。西洋男人温柔起来往往“柔”不可挡,但是多为简单的讨好,而中国男人的温柔则是深厚的,包含着更多的责任感、承诺和人生态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深刻展示。在欧美国家,常常看到男人为了得到女人的欢心,摆出一副柔软的姿态或身段,好看,但是不一定有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西洋男人设立了美丽的情人节给女性,以示他们温柔、浪漫的情怀;而中国男人则实在地、奢侈地为女人设立了一个“坐月子”的规矩,给她们以平凡而贴心的温柔。是的,中国男人的温柔,注重内容、文化、实用性;外国男人的温柔,则很讲究形式,直接,但多是花架子。
中国男人的温柔可能有些沉重,因为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所以,这里的温柔,更像是“温良”。国学大师辜鸿铭曾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男人和美、英、德、法等国家的男人进行了对比: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男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确实,中国男人的温柔多少带着民族的性格,温良、敦厚,还有些许严肃。著名导演陈凯歌曾严肃地对赤足下楼的太太陈红说:“地板很凉,要穿鞋子!”换一个外国电影台词可能就是:“甜心,你的双足是如此曼妙!”同样是温柔,侧重点完全不一样。
周润发可以说是中国男人温柔的典范,他创造的第一个经典是《上海滩》里的许文强,他压低帽沿、身披风衣,在漫天风雪中,替冯程程温柔地撑起一把伞;即使倒在血泊中,还念念不忘去法国找冯程程……第二个经典是他在广告里温柔地为佳人冲洗头发,那一幕深入人心,也极具中国特色……这样的温柔,是情义,也是善良的道义。发哥在生活里更是一个温柔的丈夫,谈到夫妻相处之道,他说:“太太就好像我的一面镜子,望到她就好像望到自己。”结婚这么多年,工作之余他们夫妻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一起,最多只分开过几个钟头。他很喜欢待在家里,听不到太太的声音,他就会感到不习惯……实际上,大部分中国男人都像发哥,温柔在骨子眼里,不露痕迹,却让太太感到安心、温暖。正如周润发所说,中国男人的温柔,如同沙砾上的月光、线装书里的暗香。
西洋男人的温柔,大多是一种姿态,甚至是一种礼貌,无关海枯石烂的承诺,也很少给温柔赋予一种责任。所以,他们的温柔多少给人感觉有些投机,有些应景。温柔一时是容易的,温柔一辈子则很难。中国男人的温柔像陈酿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珍贵;而西洋男人的温柔则像鲜嫩的牛奶,虽然美味,保质期却很短。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与夫人卓琳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很多人并不太清楚,这对革命伴侣在战火岁月中从相识到相知,又在后来的风雨人生路上“长相依、不分离”,其忠贞情谊令人敬慕。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回忆说:“几十年,从来没见父母亲红过脸,或者争论什么问题,都没有过。”在邓家,“老爷子”好像很威严,其实他有颗温柔的心,对太太“特疼爱”,是“真爱护”。邓榕在《“文革”岁月》中写过老爷子对妈妈的照顾:“那时,妈妈患高血压,家里的重活都是老爷子干。在江西时,家里所有的被子、床单、被罩及工装都是老爷子洗,妈妈根本就起不来床。”这个自称永远是“中国儿子”的伟大政治家,把“温柔”两个字也经营得那么感性、细致、绵延,他的温柔是默默承担,甚至是忍辱负重,是负责到底,是家人永远的支撑。
有天夜里,作家孙越夫妇在床上聊天。孙越说:“我们如此相爱,令许多朋友羡慕。但总有一天,我们中会有一个先走吧!”孙太太毫不迟疑地说:“要走我先走。”孙越问她为什么,她说:“你比我坚强,要是我先走了,你会将后事处理得很好,你依然可以与儿女保持很好的关系,你仍可以和老朋友交往,你更可以安心地推动你的社会公益,你……”
孙先生轻抚太太的脸,心疼地说:“我的小笨笨,谁先谁后,不是你决定的,那是上帝的事。要是有一天我先走了呢?”孙太太低下头来哀伤地说:“孙越,要是你先走了,我会每天哭,我会以泪洗面;要是你先走了,我会每天不吃饭,因为我食不下咽;要是你先走了,我会每天不出门,因为我根本不想走路;要是你先走了,我会……”这时,孙先生赶快抢着说:“算啦!还是你先走吧,我可不想让你这么难过,否则我死了也会不安的!”负责到底的温柔,才是有力量的温柔。
这对恩爱夫妻生活里的一个小片段,都让我们心生羡慕与感慨。金庸先生说过,婚姻最美的境界应该是:一见钟情一生相爱。“一见钟情”是容易的,“一生相爱”则很难。外国男人往往有个认识误区:我只负责温柔地开发一段感情,而不负责把这份感情经营到最完美、圆满。换句话说,开头不错,却不善终!台湾主持人兼作家曹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常教导女儿一个观念:女人的眼光要高,要远,而不要短浅。找对象,看男人最重要的,不是看他是不是很帅很有钱,而是要看他的肩膀!”是的,温柔不是单纯抒情,而是亮出坚实的肩膀给她靠,这样的温柔才是安全的、男人的,否则,男人的温柔与女人的温柔有什么区别?
西洋男人总会用一双深情款款的眼睛注视着“她”,会赞美,不惜动用所有华丽的辞藻。会把她紧紧搂住,或者互相喂食……总之,像电影里的篇章,是表演,虽然也是真心的,但甜得很容易让人担心。
有个“海归”女子,特地从美国回来找了个“像刘仪伟一样”的男人,有人问她:“你怎么知道他爱你?”她说:“交往的日子里,有一次我要出门,他突然弯下腰来帮我擦皮鞋,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和他结婚。”
这样的中式温柔,只有处于爱情中的女人才会体味。结婚后,她是这样记录先生温柔的:“记得我的三围,月经日期、鞋号、密码、最怕的事,还有我妈妈的生日;常常说,有我呢;告诉我———24小时随时打电话;告诉我———不要省钱;和我下棋,允许我悔棋;同我去庙里求签,轻轻捉住我的手一同跪下……”有一次一起住宾馆,她鞋湿了,他用吹电风专心地忙碌着……因为小吵,太太躺在床上赌气,丈夫坐在床沿认错,她不领情,把他推倒在地上,他自嘲地一笑,起身,仍然为她拉了拉被角,熄了灯,再轻轻地带上门出去……在厨房里忙碌着,出锅,上盘,叫一声:“老婆,你先尝尝!”
中国男人的温柔风骨,已经成为一种美德。很生活,凡俗,可信,更重要的是温暖。这种生活化的男人,可口亲切,适合留在身边享受,抱在怀里遐想,扔在外头相思,推到床下撒娇……这种男人,有强烈的“服务意识”,里里外外一把手,还会推拿和给孩子喂奶(当然是牛奶),温柔从厨房开始,浪漫从一块抹布开始……